從沒進過健身房的你,在剛踏入健身房的那一刻,面對身旁琳瑯滿目卻陌生的冰冷器材,可能會感到有些徬徨或焦慮,一切似乎都很新鮮但又充滿挑戰。別擔心,每個健身愛好者都是這樣開始的。為了讓你能夠以健康且可持續的方式開啟你的健身旅程,這裡有一些簡單又實用的課表建議,幫助你穩步進步,並享受過程中的每一個小成就。

方法對了很重要
- |慢慢來| 頻率:每週2~4次
剛開始的時候,不需要逼自己每天都去健身。每週訓練2至4次,每次訓練完休息1~2天休息,能給你的肌肉足夠的時間恢復,又能保持健身的動力,確保面對下次的訓練時能夠充滿熱情全力以赴。 - |全身訓練是最好的起點|訓練內容安排
對新手來說,全身訓練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,這樣每次訓練都能鍛鍊到多個主要肌群,並提升肌群的訓練頻率,確保肌肉一直保持在受到刺激而成長的狀態。以下是你可以嘗試的基礎動作:
- 深蹲、腿推舉機、腿彎舉機(下肢訓練)
- 機械臥推、蝴蝶機夾胸、機械肩推(胸部、肩部訓練)
- 滑輪划船、滑輪下拉(背部訓練)
- 啞鈴彎舉、纜繩下拉(手臂訓練)
- 棒式、側棒式、捲腹(核心訓練)
每個肌群挑選1個動作,一次做3~4組,每組做12~15次,每組之間休息60~90秒,這樣能夠給與肌肉足夠的刺激,又不會讓你的身體過於疲憊。
- |循序漸進| 訓練流程:熱身、訓練、放鬆
每次訓練前的熱身至關重要。可以選擇做5-10分鐘的有氧運動(如跑步機)讓身體稍微出汗,讓肌肉與關節準備好迎接挑戰。或是針對比較緊繃的肌肉部位,進行相對應的動態伸展,讓緊繃的部分確實活動開來。熱身之後,再進行主要的健身訓練,保持節奏,逐步挑戰自己,記得隨著力量的提升,逐漸增加重量或次數。
訓練結束後的放鬆與伸展也不可忽視,適度的按摩放鬆與伸展不僅能幫助肌肉放鬆,還能減少肌肉的僵硬和第二天的酸痛,以及讓緊繃的交感神經放鬆 下來。這些細節看似無趣,但卻能讓你的身體真正放鬆,加速運動之後的恢復。
- |不急於求成| 逐步增加強度
健身最重要的理念是「漸進式超負荷」。剛開始時,輕重量、中高次數,讓身體逐漸適應。隨著你的進步,可以小幅增加重量或次數,但不要急於挑戰過高的負荷。每次突破小小的瓶頸,都是成長的證明,保持這份耐心,成果會在時間的積累中顯現。 - |休息與恢復|身體需要時間來成長
訓練不是越多越好,休息和恢復同樣重要。肌肉需要大約2~3天時間來修復和增長,因此每週給自己安排2~4天的休息日,這樣能讓你的身體充分恢復,也能避免過度訓練帶來的受傷風險。 - |給你的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|
健身不僅是訓練,飲食也是關鍵的一環。蛋白質對肌肉修復和生長非常重要,建議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(每公斤體重約1.2-1.8克),同時保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均衡攝取。這樣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支持你的訓練,並加速肌肉的恢復和生長。

健身是一段耐力賽,而不是短跑。
在這條道路上,你會遇到挑戰,會有一些不如意的時刻,但每一次的努力,無論多小,都是成就自己的步伐。堅持下來,你會發現身體變強,心態變得更加積極,最重要的是,你將學會享受這個過程,並逐步看到成果。相信自己,你可以的!